二月河——成功的秘诀就是多读书
nyq.com.cn
歌颂一切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
记者:您觉得康、雍、乾治世之道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
二月河:历史的东西都是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康、雍、乾时代已经过去数百年了,但他们在用人治国平天下的远见和胆略的确让我们深受启发,值得深思。他们去其短而扬其长的用人特点,以及反对守旧,推陈出新,敢为人先,善于坚持真理的独到之处对我们今天也有很大启示。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管好人才,让人尽其才是当今乃至将来社会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记者:在您写的几位清朝皇帝中,您评价最高的是哪个?
二月河:康熙。康熙大帝嘛!他跟雍正、乾隆一起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团结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才用我的作品去歌颂他们。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出身,地主也好、帝王将相也好、农民也好,只要他对我们的国家民族作出贡献,我就愿意去歌颂。
成功的秘诀就是多读书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成功成名的经验或者说秘诀呢?这也是许多读者都希望了解的。
二月河:我没有读过大学,只是高中毕业。要说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多读书。
我读完了《二十四史》,包括一些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和文学论文,包括屈原的《离骚》《九歌》等,我都是一点点地读下去的。正是这种长时期的积累和对书籍的痴迷,使我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功底。在我看来,即使不搞文学创作,凭着这些良好的积淀,我也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个很好的突破。除了深厚的知识积淀,灵感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创作没有灵感是不行的,但是灵感来自何处又不是人所能把握的,有了灵感就会妙笔生花,下笔如行云流水,没有灵感就会如老牛拉破车,别别扭扭,怎么也写不出来,所以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同时还要善于引导灵感的产生。
记者:您刚才提到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您进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您能不能谈一下哪些著作对您创作影响最大呢?
二月河:《红楼梦》对我创作影响最大,我的创作也趋向于一种自然主义。我也是从《红楼梦》这个领域走出去的,《红楼梦》我读了不下20遍,每一个章节我都很喜欢,也非常熟悉,不少章节能背下来。
历史事实由历史来定
记者:许多读者也存在这样的疑问,您怎么把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描写得那么栩栩如生?
二月河:要创作出个性鲜明的历史形象,我觉得既不能完全靠历史记录,也不能过分虚构渲染。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必须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但人的眉眼、一颦一笑可以渲染虚构。我遵循的基本创作原则是,历史事实由历史设定,人物个性、心灵轨迹、言语形容、诗词等由我来设计。但历史人物的细节设计,实际上也都是要有些参照的。这就必须熟悉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风情等。不仅要读正史,还要读野史、地方志等。还有就是多看一些自己写自己的书,历史上有的人好写自己,他一天做的事情都有记录。比如,上午上街赶集用了多少银子,买了多少东西都有记载,通过他花多少银子买多少货物可以换算出当时的物价来。通过阅读和推算,连康熙时期1斤豆腐卖多少钱,碎银的成色从10%到99%我都能推算出来。我就是根据这些记录经过分析,想象和创作出当时的好多生活细节内容的。
记者:您在《雍正皇帝》这部书中以真实的史料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对雍正皇帝的一些不公正的看法,请你谈一下雍正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二月河:雍正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和扭转乾坤的关键皇帝,是个悲剧历史人物,民众说“天下万苦人最苦,人最苦的是雍正”。他有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在位13年,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厉行节俭,惟才是举,奖罚分明,严惩贪官,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封建政治家,却背了200多年的恶名,说他谋父逼母、诛兄屠弟、阴谋篡位等,共有十大罪状。所以我在作品中就想要改写这段歪曲的历史,还雍正的本来面目。
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去读一些文史哲类的书籍,您觉得这样对他们发展有什么影响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月河:我想告诉青少年朋友的是:读书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文史知识的缺失不利于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青少年,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们缺少一些能适合青少年读的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好书去读,也就培养不起来他们对文史哲方面的兴趣。还有就是一些全新的东西闯入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像电视、电影,还有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对他们都有巨大的诱惑力。
平民作家的平淡生活
记者:您敢为帝王写春秋的创作魄力让广大读者看到您的名字就肃然起敬,那么生活中的您是怎样一种形象呢?
二月河:我不愿意也不会把自己打扮成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我一直乐于过一种普通人的平淡生活。我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吃苦,没有讲排场的血统。在一些宴席间我总想着,那么好的菜肴,剩下了叫服务小姐当残物倒掉,太可惜了。从小就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俗话说,吃了不为糟。我就常带回家,下顿热热照样吃!我30岁以后才有了现在的独生女,自然对她慈爱有加。多少年来,我潜心写作,许多社会活动,包括港台的一些邀请都难赴约,但女儿的学校或学生家长会,我还是去了不少。2001年夏天,为了支持女儿报考西北一所军校,我特地赶到郑州秘密住下来,一住一个多月。陪伴女儿复习功课,一日三餐充当她的厨师,谢绝来访者。现在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还没有写长篇小说的计划,不过不会放弃写作,常写一些散文什么的在一些报刊发表。